top of page
christy-4.jpg
Christy Leung

今日有請

1) 什麼時候開始攝影?

2) 為什麼會出版攝影書?

3) 可以介紹一下你的作品?

4) 出版時,你會遇到什麼難題?

5) 如何克服上述的難題?

6) 介紹一本你喜歡的攝影書。

7) 對於想準備出版的攝影師有什麼建議?

我沒有特別研究過攝影這學問。攝影一直以來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第一次接觸相機是3-4歲時,當時拿著玩具塑膠菲林相機隨處亂拍。就是這樣,拍照從小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不論是捕捉小學秋季旅行的風景,或是跟朋友家人拍照留念,對我來說都是攝影。到初中,我因接觸到Holga 135BC而認識了Lomography這社交平台,有時會於平台上分享和投稿照片參加比賽,17歲時第一次獲獎。當時我將人生第一張photo print寄往多倫多參展——這經歷令我我感悟到,不論我是否對攝影特別有學問,若有陌生人欣賞我拍的照片,攝影也可算是「my thing」。若你是在問我什麼時候開始「認真攝影」, 大概就是那個時候。

我第一本出版的攝影書「urban wanderings 忙/茫/妄 (忘 遊)」其實是我的攝影&寫作portfolio。當時我計劃辭去在大企業的工作,轉行做藝術,但沒有相關的工作經驗或portfolio,所以整合了一切,結集成書。然而做書的初衷和概念在過程中一直演變,最後這本書不只是一個用來showcase作品的實物,而是一個梳理照片和釐清思緒的心路歷程,可助我深化對人世間的感知,同時探索如何透過作品啟發其他人一同反思。往後我沒有再正式出版其他(有ISBN的)書,反而想以另類的形式/媒介呈現和建構引人反思的visual narratives,所以之後做了一本攝影小誌「trash 留我做個垃圾」和一盒叫「making sense」的photo card collection。

《忙/茫/妄(忘遊)》是一本菲林攝影和中英寫作集——照片記錄了2010至2021年的香港,而文字內容都是於大學時期寫的論文節錄,或是畢業後於辦公室午餐時間編寫的隨筆。它是一本印刷品、「攝影集」,亦是一個充斥著無力感(和對理想生活的妄想)的載體、一個圖文軿湊的試驗。當時的我正試圖梳理和極力挽救消散中的個人身分和意識,盼釐清終日對人生的真正追求。這追求是什麼?也許是對一種拒絕被同化的生存意識,一種會死而無憾的人生。但身為一個不知何時才能下班的打工仔,一個其實愛文學和創作但終日面對數字和商業策略圖表的夢想家,這是一種永遠難以捉摸和實現的理想。

 

「trash 留我做個垃圾」是一本16頁攝影zine,翻開zine的背面是一張photo poster。這個zine輯錄了我於2019-2021年間在街上遇見的垃圾。當時我住旺角附近,每早6時多都會步行到附近的健身室,沿路途徑未經清理的街道,可目睹街道垃圾各種凌亂的型態和痕跡,從而感受到前一晚緊張和匆忙的局勢,或疫情時夜更工作者冇埞食飯的辛酸。雖然垃圾看似是被遺棄和終會被清理的廢物,但我看到它們散發出的美感和resilience:「殘骸雖會腐化,庭園中最後也開滿花……」

 

「making sense」不算是一本書,而是一個「攝影集 + 一首詩」,試圖以一系列看似無關卻帶有隱約關聯性的照片,記錄城市既荒謬又可笑的畫面。我有想過再以folded zine的形式呈現這些照片,但我在map out 照片的主題和次序時,發現了無盡的可能性,好像照片怎樣放都make sense。而怎樣放才make sense?這取決於個人經歷和與這城市的關係,如哪些motifs會勾起哪些重要的回憶和議題,從而引導人怎樣排列照片去make sense現實發生過的一切。歷史和現實的演說應該是大家共同建構出來的,而不是一個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所以我不想以單一的敘事形式騎劫讀者的理解,想透過可自由重組的 photo card,將理解narrative的權利賦予讀者,從而啟發他們一同反思與建構這城市的共同經歷。

獨立出版的好處就是不需要成功pitch到作品才能出版,亦不需要考慮到作品的marketability,想做/實驗什麼都可以。但當然一些難處就是一切都是自己包辦。由編輯、排版、印刷、加工、絞盡腦汁研究binding/呈現方式——這些都需要時間、精力和金錢去摸索。我也很難預計要印多少。試過印得太少,在書展的第一天已快缺貨,但偏偏加印後又賣不出,剩下很多存貨,然後又要想哪裡可以寄賣,又要自己處理發行,pitch to 書店,有成功但多失敗,有些會覺得都是攝影書,千篇一律所以不賣,我又是無名小卒——說實話,一切是累和灰心。

其一,我要謹記做攝影書的初心不是買賣(但藝術家都要收支平衡和搵食啊),而且我有整個人生去賣書,不能心急,已盡了力去爭取visibility已經足夠。其二,估計印刷量這門學問一半是靠經驗,一半是靠預計不到的運氣和機遇——要明白:”it be like that…”

其實我認識的攝影書不多,畢竟攝影書不是一個我常接觸的書類,但若要分享一本,我想會是Alec Soth的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 。我沒有機會接觸過實體的版本(在書店裡找到的通常都是被包裝得實一實,我亦暫時買不起HKD2000-3000的攝影書),但我看過Alec Soth的一些online course,影片中他在講解攝影的旅程,當中遇到的人和事,編輯圖片成書的過程,和印刷過的不同初稿。我喜歡書中照片的含蓄和當中人物故事的留白,照片之間的排版亦隱喻著不可言喻的曖昧關係。我希望往後都能做到這種可以不說太多都能喚起讀者深刻感觸的作品。

出版後得到的迴響和批評都是我們不能控制的。會有很多人給你各種的意見——「這個照片/這段解說很多餘」、「為什麼要這樣排版,很單調」諸如此類,但謹記你要有自己的聲音和立場,沒人比你更清楚你想做什麼。不要期望所有人會明白你的作品,但亦不要持著「藝術家」/「攝影師」之名變得 too obsessed/stubborn with your own ideas。畢竟攝影書是一個溝通的媒介,不可以太自我。

photographer 

Christy Leung 熱愛獨自在城市漫遊,盼以日常觀察和感官認知,以圖文聲音軿湊的過程,試圖梳理、反思和挽救逐漸消散的個人意識,從而發掘在這城市生存的可能性。

www.christy-leung.com

bottom of page